佳文推送 · 2025年2月24日 0

今年的高考指导指向基础性,生物学该如何备考?

 

自从做教研员以来,每年都关注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尤记得2024年提醒过老师们在通知中已经没有“基础性”了,要注意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可能会难出新高度,有人说我耸人听闻,结果不言自明。

一、2025年高考方向

2025年的通知出来之后,我不淡定了。

原因有二:

1. 第一次出现形式改革,莫非要出现主题式命题了吗?选择题仿上海卷,打破2分与4分的排列。如果改革,后续省考试院已经会有说明。如果不大改,即不改变选择题与非选题的总分值,或许不需要说明。

2. 回归基础。从2021年到2024年,一步步地走向综合性与创新性。2025年一个转弯: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注意,只是转弯,我相信不会掉头,因为还要引导学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又要基础,还要灵活,这对命题组的要求是史无前例的高。

二、回顾四年高考变化

(一)2021年: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2021年是广东第一年新教材新高考,当年恐怕很多备考的方式还是教材挖空填空、背长句表述。2021年广东卷19题,完美地符合了通知的要求,情境贴合热点、减少了死记硬背、设问既开放又灵活。这道题放到现在仍是好题,无愧于16分的重比例。

(二)2022年: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2022年广东卷其实整体上出得没有2021年优秀,我很喜欢的果园生态种植的20题也因脱离实际受到诟病,但我仍然喜欢此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导向。

(三)2023年: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2023年的广东卷全面优秀,特别是非选题,每一道拿出来都是经典。因为那年还强调了基础性,所以在非选题的第(1)(2)题中仍能见到教材原理的踪影,让老师和学生还觉得教材有使用的价值。

(四)2024年:增加试题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

如果说以后的生物学高考卷都按2024年来出的话,对我倒是很好备考的,无非就是科研思维。好处是科研流程规范,难点在于创新。但是这样的试题有失公平,对老师教学不公平,也是对学生不公平。实话实说,和我同龄甚至年长一点老师,当年本科能操作上移液枪、能跑过电泳都算学校条件好,现在这一批正值当打之年的老师要去理解植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分子遗传学等领域高精尖的科研,确实困难,那何况学生呢?

或许教育公平的呼声被听到了,2025年回归基础。

三、二轮备考关注:学了这些怎么用?

既然2025年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并且命题要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那我们要思考:各模块内容中核心原理是什么?用到哪些技能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能解决什么问题?

教材一定要重视:黑体字、实验(原理、方法)、应用、课后练习中的拓展应用

我还是反对教材挖空填写,这还是机械记忆,必须要放在应用情境下让学生写出核心的概念、原理和机制。

来源网址:教研 | 今年的高考指导指向基础性,生物学该如何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