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社区 · 2025年1月14日 0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未利用”部分

 

在生态系统中,“未被利用”的能量属于什么形式的能量一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迷惑的点。

这部分能量的存在对于生态系统的运作至关重要,它体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复杂性和动态平衡。

从静态的角度去看,应该有未利用部分的能量,但从动态角度去看,能量最终总是能被利用,应该不存在能量未利用部分,这也就诠释了能量流动模型的构建应该是静态情况下构建的。

在统计能量流动的时间段内,某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中未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捕食或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有时还包括以化石燃料形式储存于地下未被人类开采的能量,还包括多年生植物上一年自身生长发育的净积累量。如草原中一批羊,羊吃草可以长大,在统计期间,有被狼捕食的,有死亡的,还有未死亡的(未利用)。

生态系统的现存量:每个营养级的“未被利用”能量是生态系统中每个营养级现存量的基础,即动植物等生命活体的总质量。没有这些“未被利用”的能量,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将无法维持。

能量流动的动态性: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未被利用”的能量仅在定量定时分析时存在。因为生物都有寿命限制,即使没有被天敌捕食,死后也会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因此,从长远来看,每营养级的能量去路实际上只有三条: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当然,有时实在搞不清楚生态系统中未利用的能量时,可以这样理解:下一营养级没有利用,自身呼吸没有消耗,分解者没有分解,该营养级剩余下来的能量就是未利用的能量。

粪便中的“未利用”能量

不同消费者和食性动物的粪便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数量差异很大。例如,蝗虫只能消化它们吃进食物的30%,其余70%将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粪便中的这部分能量不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而应归属于上一营养级,并最终被分解者分解利用。02

尿液中的“未利用”能量

以人尿液为例,氮的代谢产物中包括尿素、肌酸、肌酐、尿酸等,虽然种类多,但能量有限,因为人尿中95%左右是水。尿液中的这部分能量定性为本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03

秸秆中的“未利用”能量

秸秆中的能量据估计将占农作物光合作用产物的一半以上。秸秆中的能量在收割时若植株活着,属于第一营养级的“未被利用”能量;收割后,则属于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通过人的管理,如制成饲料,这部分能量可以流入下一营养级。

来源网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未利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