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推送 · 2025年8月3日 0

轮船航行时,为什么总能看到海鸥跟在轮船后面飞?

 

如果你经常乘坐轮船出海远行,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轮船划出的白色尾迹,常常伴随着一群轻盈的身影,它们就是被称为“海上精灵”的海鸥。

它们舒展着流线型的身体,时而掠过浪尖,时而翱翔于船尾上方,仿佛与轮船达成了某种默契的约定。

这种现象不仅为旅人单调的远航增添了一份生机,也引发了人们的好奇:为什么海鸥总是跟在轮船的后面?

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来看,轮船航行时会在尾部形成独特的气流环境。当船体破浪前行时,船头推开的海水向两侧分流,在船尾形成低压区域,带动周围空气向上流动,形成一股稳定的上升气流。

海鸥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股看不见的”电梯”,所以它们只需要展开狭长的翅膀,调整姿态切入气流,就能以极小的能量消耗保持飞行状态。

生物学家的观察记录显示,海鸥在船尾飞行时,翅膀拍打频率比自主飞行时降低了大约30%,这种节能策略使得它们能够在长途迁徙中节省体力,这与鸟类学家对候鸟利用上升气流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除了借助气流,觅食也是海鸥跟随轮船飞行的重要原因。轮船的螺旋桨在搅动海水时,会将海洋中下层的鱼类、浮游生物等带到水面。这些因水流冲击而晕头转向的猎物,成为了海鸥唾手可得的美餐。

曾有媒体报道过武汉东湖的红嘴鸥,它们每天清晨聚集在游船尾迹附近,等待被螺旋桨翻起的浮游生物。

这种”守株待兔”的觅食方式,与一项科学研究中提到的船行波对鱼类行为的影响相呼应,即船行波产生的水流变化,确实会改变鱼类的分布和活动规律。

生物学家认为,海鸥的这种行为还与其进化适应能力密切相关。作为生态位广泛的机会主义者,海鸥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发展出了对人类活动的高度适应性。

资料显示,每年冬季,数万只红嘴鸥从西伯利亚迁徙至青岛,它们不仅在海边觅食,还会跟随轮渡和游船寻找食物。

这种行为模式并非偶然,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能够利用人类活动获取资源的个体,往往具有更高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种类的海鸥在跟随轮船时表现出细微的差异。银鸥更倾向于在船尾近距离捕食被螺旋桨打伤的鱼类,而红嘴鸥则擅长在水面低空滑翔,捕捉随波浪漂浮的小型生物。

这种分工现象,在欧洲研究团队对地中海黄腿鸥的观察中也有所体现。成年海鸥会根据经验选择最有效的觅食位置,而幼鸟则需要通过模仿和学习逐渐掌握技巧。

在人类的航海史上,海鸥与轮船的互动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生物学现象。船员们很早就注意到,海鸥的飞行轨迹往往能指示暗礁和浅滩的位置,它们在特定区域的聚集可能意味着水下存在危险地形。

这种默契的”合作”,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智慧,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

在苍茫的大海上,轮船与海鸥”共舞”,这种跨越物种的”结伴同行”,让我们在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也对地球上的生命共同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来源网址:轮船航行时,为什么总能看到海鸥跟在轮船后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