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社区 · 2025年8月16日 0

在细菌内,导入的质粒和细菌原质粒发生同源重组后,为什么导入的质粒有可能会变成线性?

 

问题的提出:在昨天的推文中,有老师提出:“同源交换后,质粒2的环形结构被打破(或形成非功能性线性序列),无法自主复制(质粒复制依赖完整环形结构)”。如推文中的质粒2,为什么会形成非功能性线性序列?

在细菌中,导入的质粒与细菌原有质粒发生同源重组后,导入的质粒之所以可能变成线性,核心原因与同源重组过程中DNA的断裂重接方式以及环状质粒的结构稳定性有关。具体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1. 同源重组的本质:DNA双链断裂与重接

同源重组的核心过程涉及DNA 双链的断裂、同源序列配对、片段交换和重新连接。对于环状质粒而言,其维持环状结构的关键是DNA分子两端通过磷酸二酯键闭合连接。当导入的环状质粒与细菌原质粒(环状)存在同源序列时,重组会在同源区域启动:

首先,同源序列区域的DNA双链发生断裂(由重组相关酶如属于λ噬菌体的Red重组系统介导),形成具有游离末端的单链或双链片段;随后,断裂的片段与同源序列配对、交换,最终通过 DNA 连接酶等修复酶重新连接。示意图如下:

具体的同源重组机制有点复杂,科学家还在不断研究中,2021年由我国科学家孔道春团队揭示DNA同源重组的关键机制,部分机制示意图如下:

DNA双链发生断裂,启动同源重组修复程序。核酸酶降解断裂末端的5’链,形成3’突出的单链(ssDNA),为后续链侵入做准备。单链侵入同源双链,置换出一条链形成D-环,以同源链为模板,DNA聚合酶延伸3’单链,合成新DNA填补缺口,形成Holliday交叉(十字形DNA中间体)。Holliday交叉沿DNA移动,扩大异源双链区域,两条 DNA 可以发生片段交换。

2. 单交换重组导致环状结构破坏

在同源重组中,若导入的质粒与原质粒发生单交换(一次交叉互换),可能直接破坏环状质粒的闭合结构:两个环状 DNA(导入质粒和原质粒)在同源区域发生单次交叉后,会形成一个 “共整合体”—— 即两个环状分子通过重组位点连接成一个更大的环状 DNA(类似两个环套在一起)。但这种情况通常不会产生线性 DNA。

然而,若导入的质粒本身存在结构缺陷(如缺乏完整的复制子或环化元件),或重组发生在质粒的关键环化区域(如末端重复序列),单交换可能导致断裂的 DNA 末端无法重新闭合为环:断裂的一端与原质粒连接,另一端则成为游离的线性末端,最终使导入的质粒片段以线性形式存在。

3. 双链断裂未正确环化修复

同源重组中,DNA 双链断裂是关键步骤。对于环状质粒,断裂后需要通过修复酶将两端重新连接以维持环状。但若修复过程出现异常,例如,断裂的双链末端未被正确识别或连接酶未高效催化环化,断裂的质粒就无法重新闭合为环,从而形成线性DNA。此外,若导入的质粒与原质粒的同源序列较短或重组效率较低,断裂后的DNA末端可能因缺乏足够的同源序列引导正确连接,导致线性化。

4. 自杀质粒的特殊性加剧线性化

若导入的是自杀质粒(一类无法在宿主细胞中自主复制,仅能通过同源重组整合到宿主基因组或其他可复制的质粒中,且完成重组后会被宿主主动清除的工具质粒),其线性化概率更高。自杀质粒通常不含宿主的复制子,无法独立维持环状结构。若重组未成功整合到原质粒或DNA上,断裂后的质粒无法环化复制,只能以线性形式存在,并最终被细菌的核酸酶降解。

因此,同源重组后环状质粒形成非功能性线性序列的原因主要三个方面,导入的质粒在与原质粒同源重组后,单交换导致结构缺陷、修复异常或自杀质粒未成功整合,从而导致环状质粒的闭合结构被破坏,就会形成线性DNA。线性化的质粒因缺乏环状结构的稳定性,通常难以在细菌中长期存在,这也是同源重组筛选中区分成功整合与未整合质粒的重要机制之一。

试题: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是将同源DNA 片段导入受体细胞,利用同源 DNA 片段的互换,用其他DNA 片段在原有位置替代靶基因,从而实现基因的敲除。米曲霉产生的曲酸具有抗菌性、抗氧化性等抗逆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提高米曲霉产曲酸能力,科研人员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技术成功敲除了米曲霉3.042 菌株中的msn2基因,获得高产的g-5菌株。其部分机理如图1所示(bp表示碱基对)。

(1)构建基因敲除框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将基因敲除框导入米曲霉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限制酶、DNA连接酶      钙离子转化法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msn2两侧存在msn2L和msn2R基因,所以欲实现msn2基因的敲除,需要在pyrG基因两侧分别插入msn2L和msn2R片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限制酶将基因切割,再用DNA连接酶将三个基因片段连接;米曲霉是微生物,常用钙离子转化法将外源基因转入微生物细胞。

(2)科研人员选取进行基因敲除操作后的3个菌落,分别提取其DNA,选择图中引物____________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如图2 所示。根据1号菌落电泳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为进一步验证3号菌落为目的菌落,需要选择图中引物__________重复上述操作。

答案:A和B       1号菌落没有实现基因敲除,含有米曲霉3.042基因组原始序列     C和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引物C和引物D都不能将g-5基因组扩增完,所以为进行PCR扩增,需要选择引物A和B;1号菌落碱基对接近3000bp≈1024+1024+909,所以没有实现基因敲除,含有米曲霉3.042基因组原始序列;3号菌落大约含有3700bp的碱基对,引物C和D可以扩增pyrG,所以可以选择引物C和D重新扩增并电泳。

(3)米曲霉的曲酸产量与其对逆境的敏感性有关,tpsⅠ基因表达产物可以降低米曲霉对逆境的敏感性。推测tpsⅠ基因表达产物与曲酸合成的关系是 __________。为验证该推测,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是 __________。

答案:msn2基因表达产物的缺乏,抑制了tpsI基因的表达,提高了米曲霉对逆境的敏感性,从而导致米曲霉产生更多的曲酸      敲除米曲霉的msn2基因,检测米曲霉的曲酸产量      曲酸产量增多

解析:tpsI基因表达产物可以降低米曲霉对逆境的敏感性,g-5菌落tpsI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所以可以推测msn2基因敲除能使米曲霉产曲酸增多的机理是msn2基因表达产物的缺乏,抑制了tpsI基因的表达,提高了米曲霉对逆境的敏感性,从而导致米曲霉产生更多的曲酸;为验证该推测,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将米曲霉的msn2基因敲除,检测米曲霉的曲酸产量。预期msn2基因敲除,米曲霉的曲酸产量增多。

相关阅读:拓展 | 以天津高考题为例,无缝克隆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和优势;同源重组的实际应用
相关阅读:拓展|同源重组法进行基因敲除的原理和步骤;正负双向选择系统对定点整合与随机整合的鉴别

 

来源网址:释疑 | 在细菌内,导入的质粒和细菌原质粒发生同源重组后,为什么导入的质粒有可能会变成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