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社区 · 2025年9月15日 0

脑出血

 

中风主要有两种类型: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发生在动脉破裂并在大脑内出血,而缺血性中风则发生在动脉被阻塞时。

出血性中风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脑内出血,即出血发生在大脑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即出血发生在软脑膜和蛛网膜之间——这两层膜包裹着大脑。

我们将重点讨论脑内出血,因为它更常见。

仅涉及脑组织的脑内出血称为脑实质出血,而如果出血扩展到大脑的脑室(储存脑脊液的地方),则称为脑室内出血。

好的,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些基本的大脑解剖学知识。大脑有几个区域,最显著的是大脑,它分为两个大脑半球,每个半球都有一个皮层——外部区域——并分为四个叶,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大脑还有一些附加结构,包括位于下方的小脑,以及连接脊髓的大脑干。

右侧大脑半球控制身体左侧的肌肉,反之亦然。

额叶控制运动和执行功能,即我们的决策能力。

顶叶处理感觉信息,使我们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身体位置,并指导三维空间中的运动。

颞叶在听觉、嗅觉、记忆以及面孔和语言的视觉识别中发挥作用。

在大脑皮层内有一些更深层的结构,例如内囊,它就像一条高速公路,使往返于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信息得以传递。

还有基底神经节,它与小脑一起帮助控制平稳的运动和认知功能。小脑还帮助调节肌肉协调和平衡。最后是脑干,它在维持心率、血压、呼吸、肠道蠕动以及意识等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

大脑的供血来自左右两侧的颈内动脉,以及左右两侧的椎动脉,这些动脉汇合后形成基底动脉。

颈内动脉分支为左右大脑中动脉,它们为大脑额叶、顶叶和颞叶的外侧部分供血。

每一条颈内动脉还会发出称为大脑前动脉的分支,为额叶和顶叶的内侧部分供血,并通过一条短小的连接血管——前交通动脉——彼此相连。

与此同时,椎动脉和基底动脉会发出分支,为小脑和脑干供血。

此外,基底动脉分为左右大脑后动脉,主要为枕叶、部分颞叶以及丘脑供血。

最后,每一条颈内动脉还会发出一个分支,称为后交通动脉,它与同侧的大脑后动脉相连。

因此,主要动脉与交通动脉共同形成了所谓的威利斯环,这是一个环状结构,可以在一侧发生阻塞时让血液从另一侧绕行补给。

脑内出血可能通过几种方式发生,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

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出现多种异常。

高血压可以引起透明样小动脉硬化,这是由于血液的静水压将蛋白质从血管腔中挤出,进入血管壁内的间质空间。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蛋白质沉积在血管壁中,使血管变得更加僵硬和脆弱,从而更容易破裂。

高血压还可以导致小动脉壁出现微小的膨出,称为微动脉瘤。这些微动脉瘤被称为夏科-布夏动脉瘤,最常见于小动脉,如源自威利斯环前部并为基底神经节供血的豆纹动脉。

脑内出血有时与动静脉畸形相关,这是一种血管团,动脉与静脉直接相连——有点像毛细血管网,但血管要大得多。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异常血管可能会破裂,从而引起出血性中风。

脑内出血也与一些损伤大脑动脉本身的疾病有关,比如血管炎(血管壁的炎症);血管肿瘤(如血管瘤),这是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构成的良性血管肿瘤;以及脑淀粉样血管病(一种退行性疾病,异常蛋白沉积在小动脉壁内,使其顺应性降低)。

脑内出血还可能是继发性的,出现在缺血性中风之后。

缺血性中风是由于部分大脑区域血流阻塞引起的,通常在数小时内就会导致脑组织坏死。

缺血组织内的动脉本身由内皮细胞构成,这些细胞也会死亡——这意味着如果发生再灌注,即血流恢复,就会显著增加受损血管破裂的风险,导致出血。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血液会渗入坏死组织内,这种现象被称为出血性转化。

无论病因如何,一旦发生脑内出血,血液就会从受损的血管中涌出,形成一个血池,这会增加颅内压力,并直接压迫周围的组织细胞和血管。

这同时意味着下游的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失去了富含氧气的血液。健康的组织既可能因直接压力损伤,也可能因缺氧而在数小时内死亡。

颅内压力升高还可能导致脑疝,即大脑移位,跨越颅腔中的某些结构。这些结构包括大脑镰(分隔大脑两半球)、小脑幕(将枕叶与小脑分隔开)、以及枕骨大孔(颅底的孔洞,脊髓与大脑在此相连)。

中风的症状取决于受影响的具体脑区。

例如,前大脑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中风可导致麻木和突发性的肌肉无力。

如果中风影响到布洛卡区(通常位于左额叶)或韦尼克区(通常位于左颞叶),则分别可能导致言语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如果是大脑后动脉中风,就可能影响视觉。

一个记忆常见中风症状的缩写是 FAST ——面部下垂(Facial drooping)、手臂无力(Arm weakness)、言语障碍(Speech difficulties)以及时间(Time)。其中“时间”是提醒人们要尽快寻求帮助,以尽量减少细胞损伤并提高完全康复的机会。

为了诊断并确认出血性中风的位置和大小,可以使用CT或MRI等医学影像学检查。

此外,血管造影(通过向血液中注入造影剂)也可以帮助显示出血液在脑组织中积聚的确切位置。

脑内出血的药物治疗包括使用药物控制高血压以及减轻颅内压。

在手术方面,当出血位于靠近颅骨表面的区域时,开颅术通常有助于减轻颅内压。

在开颅术中,会移除部分颅骨骨片,以引流积聚的血液并缓解压力。

另外,如果出血位于大脑组织深处,可以进行立体定向抽吸术,通过抽吸血液来减轻颅内压。立体定向抽吸术是在CT扫描的引导下进行的,用于精确定位需要引流血液的部位并插入针管。

来源网址:病理学——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