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寰宇志 作者:寰宇志
当你吃水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什么水果与人类DNA的相似度最高?
如果科学家告诉你,答案是香蕉,且相似度超过40%!你相信吗?
你又问了,为什么不是苹果、葡萄呢?它们从外观上看起来好像更复杂一点。
这得从基因比对的“规则”说起。科学家比的不是整个基因组(人类有30亿对碱基,香蕉约5亿对),而是专门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基因”。

这些不到基因组2%的核心代码,才是碳基生命运转的“通用零件”。比如,人类细胞里管分裂的“周期蛋白基因”,在香蕉细胞里能找到几乎一模一样的“同款”。
而负责把葡萄糖变成能量的“ATP合成酶基因”,两者的相似程度超过60%。
这些基因就像38亿年前,单细胞祖先留下的“祖传工具箱”,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搭细胞、造能量、抗病害都得靠它们。
就像不同品牌的汽车都用四个轮子跑,所有地球生物都用DNA写代码、20种氨基酸搭蛋白质,香蕉不过是把这套“祖传工具”保存得格外“原生态”,仅此而已。
还有一点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平时吃的香蕉,和地球另一头美国超市里摆放的香蕉,其实是同一种香蕉,它们的基因相似度高达100%!
因为全球99%的商业香蕉,都是19世纪英国殖民者从中国澳门带走的“卡文迪许”香蕉的克隆后代。
这种靠扦插繁殖的三倍体植物,天生没有种子(三个染色体组让它没法正常授粉),只能靠人类不断“复制粘贴”延续香火,成了自然界罕见的“基因克隆帝国”。
更神奇的是,当生物学家把香蕉和苹果、葡萄的基因摆在一起对比时,发现这个“没心没肺”的水果反而赢在了“简单”二字。
作为单子叶植物,香蕉与双子叶植物(如苹果、葡萄)的分化时间早于6亿年前,反而在更原始的基因层面,和动物界共享了更多未被进化大幅改写的核心基因。
科学研究显示,苹果的编码基因与人类的相似度约为37%,葡萄则为36%,它们均低于香蕉的40%+。
我们如果把基因比作手机的操作系统,那么苹果可能像不断升级的智能手机,而香蕉更像一台坚守经典款的“功能机”,保留了更多生命最初的“底层代码”。
不过,香蕉的过于“简单”,也在无形中埋下了关乎生存的巨大隐患。
20世纪50年代,曾经统治全球市场的“大米七”香蕉,就因为一场黄叶病全军覆没。如今的“卡文迪许”香蕉,也正在被一种新型真菌逼到绝境。
所以,近年来才流传出一个说法,我们吃的香蕉可能在几十年后就要灭绝了。
科学家通过提取各种水果的DNA进行实验对比发现,其实除了香蕉之外,大多数水果的编码基因与人类的相似度都在30%-40%之间。
这说明所谓的“最高相似度”,与其说是香蕉的特权,不如说是生命送给所有物种的“共享礼包”。
我们和香蕉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那些基因,而在于是怎么“组装”它们的。
当香蕉用某个基因让果皮变黄时,人类可能用类似的基因决定头发是卷还是直。
当香蕉用基因调控果肉变甜时,人类可能用同款基因调控大脑神经元的连接。
总之,人类与香蕉40%的基因相似度,虽然听起来不算高,但其生物学意义却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震撼。
这意味着哪怕是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植物和动物,在最基础的生命层面,都在用同一套“字母表”书写不同的故事。
参考资料:
1.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比对数据库
2. 《自然·遗传学》苹果基因组研究(2010)
3. 《科学》香蕉抗病基因研究(2019)
4. 国际香蕉基因组计划研究成果(2013)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