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推送 · 2025年8月11日 0

2025年高考生物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

 
图片

山东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试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认真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精神,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彰显学科育人价值。试题在突出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着重体现了科学精神的高度、科学思维的厚度、科学兴趣的宽度,强化对考生责任担当、科学素养、思维品质、关键能力的考查,选拔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

2025 年山东高考山东生物试卷(一下简称试卷)严格遵循高考评价体系和课程标准,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全面且深入地检验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掌握程度、能力水平以及学科素养的发展状况。整体试卷结构稳定,题型分布合理,难度设置体现了较好的区分度,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考查,对高中生物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卷的情境创设丰富多样,紧密联系科研前沿、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生态保护等热点话题,赋予了试题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这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更促使学生关注生物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试卷在实验考查方面力度较大,强调实验设计、操作、分析和应用的全流程,有效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符合生物学作为实验科学的学科特点。命题秉持“素养立意”理念,坚持在真实科学研究情境中设问,促进考生科学探究素养与科学思维水平的提升。

1.以核心概念为考点,引导教学关注学科本质

试题在“素养立意”命题理念的引领下,坚持对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引导课堂教学把学科本质讲清楚讲透彻。如第1题以细胞器和典型细胞结构为情境,考查对“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第19题以种群延续需要的最小种群密度-临界密度创设情境,考查种群密度、K值、出生率、死亡率等一系列核心主干知识和重要概念。第22题以某二倍体两性花植物花色遗传为背景,考查遗传基本定律、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等重要概念的掌握程度。体现了对生命观念、大概念、重要概念等不同层级学科概念的测评。

2.以教材内容为素材,引导课堂用好教学资源

试题大量选用高中教材提供的教学案例,在考查考生核心素养与思维品质的同时,引导教学用好教材中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如第5题以教材中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为情境,要求考生对复制、转录和翻译的科学逻辑进行深入思考。第14题以教材中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转基因牛的过程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对生物学原理或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试题中还涉及果实脱落调控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探究不同压强下以纤维素或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等教材中的研究案例。

3.以教学实验为情境,引导实践做到手脑并重

试题不仅选取教材中生物科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考查,也从课堂实验的实验现象、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多个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教学实验原理的深入思考,引导中学多开实验课,开好实验课。如第2题以在一定浓度的液体培养基中酵母菌吸水、转运Na+等的实验创设情境,让考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基本概念与科学原理;第13题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要注意“干燥”的教材实验为情境,让考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基本概念与科学原理。

图片

2025年,山东省等级考生物试题。继续发扬山东生物学科命题特色和风格,在试卷结构、题型设置、考查内容等方面,保持稳定。通过在真实的科学探究情境中设计不同层次和角度的问题,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搭建合适的舞台,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通过选取社会实践类素材,引导考生在健康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生产等方面积极思考,促进形成主动履行义务、勇于承担使命的责任意识,发挥试卷的育人功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高考命题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所谓“持续性”,有些是知识的持续;有些是关键能力的持续,高考也具有知识和关键能力的持续性。高考试题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相较于往年的山东卷生物试题命题,2025年的高考生物试卷有以下变化。

1.试卷长度明显减小,减少了学生阅读的时间;

2.选择题的题干简洁明了,使考生更容易理解题意和命题意图;

3.试题聚焦教材中生物学概念的本质,考查核心主干知识和重要概念,引导课堂教学既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对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优化教学内容结构,促进学科育人能力不断提升。https://wxa.wxs.qq.com/tmpl/mp/base_tmpl.html

4.试题聚焦教材中生物学概念的本质,考查核心主干知识和重要概念,引导课堂教学既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对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解,优化教学内容结构,促进学科育人能力不断提升。

图片
题号分值题型教材分布考查点
12单选题必修1细胞器
22单选题必修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32单选题必修1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42单选题必修1细胞呼吸
52单选题必修2基因的复制与表达
62单选题必修2基因突变和进化
72单选题必修2人类遗传病
82单选题选择性必修1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92单选题选择性必修1免疫调节
102单选题选择性必修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12单选题选择性必修2群落及其演替
122单选题选择性必修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32单选题必修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42单选题选择性必修3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发育
152单选题选择性必修3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163不定项必修1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173不定项必修2遗传定律及应用
183不定项选择性必修1体液调节
193不定项选择性必修2种群数量的变化
203不定项选择性必修3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219非选择题必修1(1)叶绿体的结构
(2)光合作用的原理
(3)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216非选择题必修2(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
(2)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3)染色体结构变异及应用
239非选择题选择性必修1(1)神经调节的解雇基础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感受器类型的实验探究
249非选择题选择性必修2(1)群落的特征
(2)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512非选择题选择性必修3(1)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
(2)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
(3)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图片

1.备考策略

(1)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备考方向

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和考试的依据,它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更新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指导性。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和备考策略,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明确学习目标和方向。(2)深入研读教材、夯实备考基础

①梳理教材内容: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引导学生全面梳理教材内容,包括正文、图表、小字部分、课后习题等,确保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例如,在复习细胞结构时,要让学生熟悉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等相关内容。

②关注新旧教材变化:重点研究新旧教材的变化之处,这些变化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等内容,新教材在概念阐述、案例列举等方面可能有所调整,要引导学生对比学习,准确理解新的知识点。

③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以细胞代谢为例,可以将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酶等相关知识整合,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研析高考真题、领悟命题规律

①分析命题规律: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命题思路、考点分布、题型特点和难度变化等规律。通过对真题的分析,了解高考的命题趋势,把握备考的重点和难点,使备考更具针对性。

②强化解题训练:选取典型真题进行解题训练,引导学生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选择题要注重审题,抓住关键词;简答题要规范作答,条理清晰,运用专业术语准确表述等。同时,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③培养思维能力:利用真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批判性思维等。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4)精选训练习题、训练解题技能

①精选习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备考进度,精选优质的模拟题和练习题。习题要具有针对性,涵盖重点知识和易错易混点,同时要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和综合性。避免让学生陷入 “题海战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②分层训练: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训练。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③及时反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5)重视教材实验、培养实验思维

①复习实验知识: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考查比重较大,要引导学生复习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等。让学生熟悉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②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问题提出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结果分析能力。

③培养实验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实验中的变量、控制变量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让学生能够将实验思维运用到解题中,提高解决实验相关问题的能力。

(6)关注科研动态,培养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近年来,高考生物试题越来越注重对科研前沿信息和实际生活情境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在备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动态,鼓励学生阅读一些科普文章、科研论文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要通过专项训练,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选取一些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科研文献或实际生活案例,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从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解读各种类型的图表,能够从图表中获取数据,并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

(7)关注生态问题,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生态意识。通过对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染物的探究,增强学科素养中的“责任与担当”方面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8)注重思维培养,提升综合素养:高考生物试题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综合素养的考查,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例如,在复习遗传与进化模块时,可以通过对遗传规律的推导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在讲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可以引导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模型与建模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将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等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https://wxa.wxs.qq.com/tmpl/mp/base_tmpl.html

2.备考重点

(1)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①重点知识: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如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②备考建议: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结合细胞结构模式图记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联系。

(2)细胞代谢

①重点知识:酶的本质、特性和作用;ATP 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因素和应用;细胞呼吸的过程、类型和影响因素。

②备考建议: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酶的特性,利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图分析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结合实际生产生活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

(3)细胞的生命历程

①重点知识: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染色体和 DNA 的变化规律;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概念、原因和特点。

②备考建议:绘制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图,对比两者的异同,理解染色体和 DNA 的变化规律;结合实例分析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原因和特点。

(4)遗传的基本规律

①重点知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实质和应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伴性遗传的特点和应用。

②备考建议:通过分析遗传实验过程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利用遗传系谱图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和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运用遗传定律解决实际的遗传问题。

(5)遗传的分子基础

①重点知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

②备考建议:分析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和方法,理解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和复制过程,利用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图分析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6)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①重点知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类型和特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②备考建议:结合实例分析生物变异的类型和特点,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分析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系。

(7)稳态与调节

①重点知识: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激素调节的发现、特点和实例;免疫调节的类型和过程、生长素的发现实验及各种植物激素的协同调节。

②备考建议:利用反射弧模式图分析神经调节的过程,通过激素调节的实例理解激素调节的特点和作用机制,结合免疫调节的过程图分析免疫调节的类型和过程,结合具体植物激素的调节分析调节的过程。

(8)生物与环境

①重点知识: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调节,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其应用。

②备考建议: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图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结合实例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和应用,结合实例分析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其应用。

(9)生物技术与工程

①重点知识:无菌技术的操作过程,通过调整培养基配方可有目的培养某种微生物,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发酵工程,重组DNA的基本工具,重组DNA的操作程序,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单克隆抗体技术,胚胎工程,干细胞的应用。

②备考建议:此类题目综合考查考生在新情境下获取信息,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实验设计、分析等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要结合实例引导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原理及其实验设计。

3.错误的备考行为

(1)死记硬背,忽视理解

有些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点,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学习细胞呼吸时,只是记住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而不理解其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本质,导致在遇到相关的实际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

建议: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结合实例、实验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盲目刷题,缺乏总结

部分学生认为多做题就能提高成绩,于是盲目地进行大量刷题,却不注重对题目进行总结和反思。做过的题目,即使再次遇到类似的,仍然会出错。

建议:做题要适量,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做完题目后,要认真分析错题的原因,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力。可以建立错题本,将错题整理下来,定期复习,避免再次犯错。

(3)脱离教材,依赖资料

有些学生在备考时,过于依赖各种复习资料,而忽视了教材的重要性。资料中的内容可能存在不准确或不全面的情况,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出现偏差。

建议:以教材为基础,资料为辅。在复习过程中,要先认真研读教材,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核心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习资料进行拓展和提升。资料中的内容要与教材相结合,相互印证,确保对知识的准确理解和掌握。

(4)忽视实验,纸上谈兵

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但有些学生在备考时,只是死记实验步骤和结论,不重视实验操作和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实际考试中,遇到实验设计、实验分析等题目时,往往无从下手。

建议:重视实验教学,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实验探究活动。在复习实验时,要深入理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学会分析实验数据和得出实验结论。同时,要关注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自己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

(5)不关注生活实际,知识应用能力差

高考生物试题注重与生活实际、生产实践和科研成果相结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在备考过程中,不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不了解生物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导致在面对这类题目时,无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建议: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如人体健康、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尝试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同时,要关注生物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和热点问题,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来源网址:2025年高考生物真题完全解读(山东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