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社区 · 2025年8月31日 0

表观遗传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吗?简述相关内容

 

【问题提出】何为表观遗传?表观遗传都涉及哪些内容机制?有何意义?表观遗传是可遗传变异吗?

表观遗传现象是指在不改变DNA碱基序列的前提下,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或非编码RNA调控等机制,导致基因表达模式发生可遗传的改变。这些变化能够通过细胞分裂传递给子代细胞,甚至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主要机制◆

1.DNA甲基化

①在DNA甲基转移酶催化下,胞嘧啶碱基添加甲基基团(-CH₃),常见于基因启动子区域。

②作用:抑制转录因子结合,关闭基因表达(如小鼠Avy基因甲基化导致毛色变化)。

③可遗传性:甲基化模式可通过细胞分裂传递给子代(例:吸烟者精子DNA甲基化水平升高影响后代健康)。

2.组蛋白修饰

①组蛋白的乙酰化、甲基化等化学修饰改变染色质结构。

②乙酰化:中和组蛋白正电荷,降低与DNA的结合力,促进基因表达(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用于癌症治疗)。

③甲基化:可能激活或抑制基因,取决于修饰位点(例:H3K4me3标记活跃启动子)。

3.非编码RNA调控

①miRNA、siRNA等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mRNA,抑制翻译或降解靶RNA(例:lin-4miRNA调控线虫发育时序)。

②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招募染色质修饰复合物,影响基因簇表达(如XistRNA介导X染色体失活)。

4.染色质重塑

ATP依赖的染色质重构复合物改变核小体排列,暴露或遮蔽基因调控区域(例:SWI/SNF复合物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生物学实例◆

1.同卵双胞胎差异

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的双胞胎因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差异,表现出不同疾病易感性(如红斑狼疮、精神分裂症)。

2.蜂王与工蜂分化

幼虫期饮食(蜂王浆)通过表观调控激活特定基因(如Dnmt3DNA甲基转移酶),决定生殖能力与形态差异。

3.跨代遗传现象

小鼠实验显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可通过精子DNA甲基化传递至第三代(父系表观遗传)。

4.植物环境适应

干旱胁迫诱导拟南芥FLC基因甲基化,促进开花以逃避逆境,此状态可维持数代。

◆医学与意义◆

1.疾病关联

癌症:抑癌基因(如BRCA1)启动子甲基化导致沉默,促进肿瘤发生。

神经疾病:亨廷顿舞蹈症中组蛋白乙酰化异常影响神经元基因表达。

2.治疗应用

去甲基化药物(如5-氮杂胞苷)用于白血病治疗,重新激活沉默的抑癌基因。

HDAC抑制剂(如伏立诺他)恢复组蛋白乙酰化水平,调控癌症相关基因表达。

3.进化适应性

表观遗传提供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机制,如蚜虫在捕食压力下通过DNA甲基化调控翅发育,无需等待DNA突变。

可遗传变异需满足的条件:

1.遗传物质的变化:传统上指DNA序列的改变(如基因突变、重组、染色体变异)。

2.可传递性:变异能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表观遗传变化虽不改变DNA序列,但通过化学修饰(如甲基化)或染色质状态改变,直接影响基因表达,且这些修饰可通过细胞分裂或生殖细胞稳定遗传。因此,表观遗传变化属于广义的可遗传变异。

与传统遗传变异的区别

特征传统遗传变异表观遗传变化
DNA序列改变是(如突变、重组)
遗传机制DNA序列直接传递DNA修饰或染色质状态传递
稳定性通常稳定可能受环境动态调控(如去甲基化)
可逆性不可逆(除非再次突变)可逆(如甲基化修饰可被酶逆转)

【参考文章】

1、《生命科学名著-表观遗传学》第3章

2、沪科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

3、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

4、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

来源网址:【释疑】表观遗传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吗?简述相关内容